水之教堂 陳以庭 最美女主播 端午節 自拍
講座:性別議題與兩性關係時間:09/17(日) 14:00-17:00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 文山分館 聯絡電話:02-2931-5339 主講人:林麗珊(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暨研究所專 任 教授)
水之教堂 陳以庭 最美女主播 端午節 自拍
講座:性別議題與兩性關係時間:09/17(日) 14:00-17:00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 文山分館 聯絡電話:02-2931-5339 主講人:林麗珊(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暨研究所專 任 教授)
2055災難預言 愛夏天電影季 閃電森林 治癒系部落客 裝潢
2006國際閱讀素養研討會「互動式、多元化、自主性及創意性閱讀素養研討會」 舉辦日期:2006年11月4(六)日至5日(日) 舉辦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臺北市建國南路2段125號) 研討會(一)主題閱讀指導創新作法。教師發展。閱讀素養課程實務。創意閱讀素養教學。 (二)會議語言:中英文。 (三)進行方式:論文發表:每位30分鐘(20分鐘報告,10分鐘討論)。 亞洲閱讀推動風貌展覽展出有關亞洲各國推動閱讀風氣及閱讀素養之相關出版品、海報、DM、書籤及照片、道具、布偶、圖片、器材及多媒體教材等。 說故事嘉年華說故事嘉年華訂於11月4日晚上舉行,以該國語言進行15分鐘的說故事活動。 下載檔案:‧議程表(PDF檔 /DOC檔) ‧報名表(PDF檔 /DOC檔) 【議程表】日期 時 間議 程 星0900~1000開幕式及表演活動主持人:黃迺毓理事長致詞貴賓:IRA理事長IDAC會長教育部部長文建會主委馬英九市長1000~1020Tea break1020~1200專題演講1主持人:主講人:Dr. Diane Barone(USA)講 題:Vocabulary or Writing to Learn中午1200~1330Lunch1330~1500會場一第一場論文發表主題:Reading in Asia I主持人:主講人1:Dr. Thein Lwin(Thailand)講 題:Education in Burma : Hope for the Future 主講人2:Mrs. Ma Kheng Min(Singapore)講 題:Life-long learning - Adult literacy program in Singapore 主講人3:Dr. Kay Ringenberg(Indonesia)講 題:Creative ways to be accountable for literacy progress 會場二第一場論文發表主題:ESL/EFL Reading I 主持人:主講人1:Dr. Seok M. Ng(New Zealand)講 題:Interactive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主講人2:Drs. Uthai Piromruen & Ambigapathy Pandian(Thailand)講 題:Cultural issues and influences on ESL/EFL reading 主講人3:Dr. Arthur Meerman(Japan)講 題: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intensive instruction on the rules of adjective order in English noun phrases for Japanese ESL students1500~1530 Tea break 1530~1700第二場論文發表主題:Reading in Asia II主持人:主講人1:Ms. Zhu Jin & Mr. Wu Xinchun(China)講 題:Accelerating literacy development through Shared-Book reading 主講人2:Dr. Ho, Y-C. (何縕琪)、Dr. Hsu Mutsu(許木柱)、Jiang, R-J(江瑞珍)講 題:The effects of aboriginal literature additive curriculum on ethnic identity and Chinese learning performance 主講人3:Dr. Merlene Alon(Philippines)講 題:Teaching Reading to Children with ADHD第二場論文發表主題:ESL/EFL Reading II主持人:主講人1:Ms. Song Jie(China)講 題:Building & Enriching Students’ Cultural Schemata in Teaching EFL Reading 主講人2:DR. Victor Shen(沈添鉦)、Patricia Pan (潘璿如)講 題:The profiles of two struggling readers in a balanced reading program of a 5th grade EFL classroom 主講人3:Cerita Hsu (許秀芳)講 題:Guiding beginning EFL learners to read and write in a 1st grade classroom in Southern Taiwan 1800-2100Diner & Story Telling 日期 時 間議 程 星0900~1030專題演講2主持人:主講人:Dr. Marie Clay(New Zealand)講 題:Interacting with creative minds: Literacy from 3-8 years1030~1050 Tea break & relaxing exercise1050~1150第三場論文發表主題:Reading at Elementary Schools主持人:主講人1:Prof. Tse, Shek Kam(Hong Kong)講 題:A Study of English & Chinese Reading literacy at Primary 4 in Hong Kong 主講人2:Dr. Su-Yen Chen講 題:Reading club in Taiwan : A 5th grade literature project in Hsinchu第三場論文發表主題:Reading at High School & Above主持人:主講人1:Dr. Wible講 題:Let’s read classics 主講人2:Dr. Fang, Chin-Ya (方金雅)講 題:An action study of enhanc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s 1150~1330Lunch (TWRA annual business meeting)1330~1430第四場論文發表主題:Reading instruction主持人: 主講人1:Ms. Hsu, Chih-yu. (徐芝瑜)、Dr. Chien-ju Chang (張鑑如)講 題:The impact of two reading aloud instruction on Taiwanese 4th grader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主講人2:Drs. Leou, Y-M. Huang, S-H., & Fang, C-Y.講 題:A case study of the balanced reading instruction – Taking an American Elementary classroom for example第四場論文發表主題:Reading interests & Reading strategy主持人: 主講人1:DR. Wang, Chiung-Chu (王瓊珠)講 題:Survey of reading habits and interests of Taiwan students 主講人2:Dr. Hung, Yueh-Nu(洪月女)講 題:How 5th grade Taiwanese students read science texts: Processes, strategies, difficulties, & teaching implications1430~1500 Tea break1500~1630專題演講3主持人:主講人:Mrs. Chang Sing-ju (張杏如執行長)講 題: 1630~1700 Closing 主持人:Dr. Huang, Nei Yuh (黃迺毓理事長) 【報名表】 姓 名 性別 出生民國 年 月 日學歷 專長 現職 通訊地址 電話傳真e-mail 報名費□台灣閱讀協會會員(費用NT$500元) □非會員(費用NT$1000元)參加場次□會場一□會場二午 餐□素 □葷是否已繳費【說明】1. 本研討會採預先報名,即日起至10/15受理報名,名額有限,報名從速。2. 請將研討會費用匯入,並註明與會者姓名。戶名︰台灣閱讀協會 銀行︰台北富邦銀行 金華分行帳號︰6101020128713. 填妥本表後連同匯款收據傳真至:(02)27033545或email:celine@email.tpml.edu.tw 侯曉玲收
就醬 櫻花妹 紙箱人 南非 熟女
找藉口生氣可以 亞里斯多德: 生氣可以, 但妳一定要找到必須生氣的對象,在適當的地點, 以適當的方法,在適當的時間內生完氣, 那就很完美! 和自己的內在失去溝通 是的,為什麼我要這麼生氣? 我一向不喜歡生氣,也不喜歡跟動不動就生氣的人相處,對衝突絕對敬而遠之。 我也知道,生氣浪費時間,氣死是世上最冤枉的一種死法。 研究自己為什麼會生氣,也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像一隻獵犬一樣搜尋記憶中的模糊片段,會對周邊的人生氣,氣到快發抖的狀況,都是因為什麼事情? 果然,我看到同一個原因。 我最恨被冤枉和誣賴。 那個時候我大概覺得自己像岳飛,被秦檜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京來處死,罪名的來源呢?莫須有。 岳飛那時候保證也是怒髮衝冠,滿腹悲切。 每一個人生氣的方式都不一樣。 會生氣的原因也不一樣, 有人因為冤枉、有人最恨欺騙、 有人不需要理由、有人就是一看某人就討厭、 有人是因身體不佳、有人天天非生氣不可、 有人風度良好卻對不守交通規則超他車子的人大罵三字經、 有人因為別人不聽話就生氣、 有人只要你似乎在說他不好他就氣得傷心三天。 發洩的方式也不一樣, 有人壓抑、有人直接迅速、有人遷怒不相關的人。 生完氣之後的感覺也不一樣。 有人覺得好舒爽,有人有罪惡感。 有人連自己沒錯都會為了維持關係而道歉, 有人氣完之後就與禍首斷交。 不久前有個報告說,百分之四十左右的都市人,每天都會生氣。 我想我是屬於不太容易生氣,生了氣也比較會壓抑自己怒火、希望把怒氣冷卻一下再決定要不要發作的人。 因為在成長的經驗之中,每一次生氣之後,我都會暗罵自己風度不佳,忍一下就好了嘛。 不過,我還是會告訴自己,發誓跟那種人老死不相往來。 不算容易生氣,也不會花力氣報復,但也很難淡忘被得罪的事情。 但說實話,我為自己不夠寬宏大量、不能以德報怨 (如果當時讓我來處理抗日勝利後的問題,我一定不會讓日本人那麼容易就算了),卻也有點罪惡感。 為什麼我要有罪惡感呢? 我看見我的童年,一個有點徬徨的孩子,永遠搞不清楚今天會看到什麼臉色。 不斷被家庭的情緒波濤推捲著,搞不清楚它的流向; 即使拿了第一名,未必就會平安喜樂度過一天…… 那是一種反向的認同,我一直期許著平靜無波的生活,所以在大多數不滿的情況中,我寧願忍著,害怕自己變成一個喜怒無常的大人,因而我選擇壓抑。 我很欣賞有人會見義勇為的說: 「喂,先生,請排隊!」 但我說不出口,我寧願讓一下;進餐時服務生態度惡劣,身旁的朋友發了脾氣,我雖然覺得他有道理伸張權利,但很想找個地洞鑽下去。 我盡量隱藏自己的情緒,讓別人看不出我「心情不好」;我會對一些沒事就愁眉苦臉的人保持距離。 可是,被壓抑的脾氣跑到哪裡去呢? 有一些,並未消失,像轉到地下水溝的廢水一樣,有的被排除,有的則淤積,淤積太多,便堵塞心靈的通道,使我們漸漸的和自己的內在失去溝通。 是的,沒有人應該「亂」發脾氣,但是,如果不懂得尊重自己也有生氣的權利,也會失去自己的人格。 我的一位醫生朋友說。 那些太容易原諒不公平的事情,而忽略自己感受的人,會變得對人生充滿怨恨和不信任,並不是真的原諒啊。 消化憤怒,就不會儲蓄痛苦 任憤怒恣意擴張,會像讓病毒在全身任意擴散一樣。 我想我做對了,先承認我有道理生氣,因為她侮辱我的人格,不要先教訓自己、壓抑脾氣。第二天晚上,和朋友看了一場讓我笑了三個小時,笑到最後都沒力氣了的話劇,我發現自己對憤怒的執著消失了百分之八十,怒火並沒有轉成悲哀、埋怨或沮喪。 第三天,我覺得這是個寶貴的一課,教我真實面對、且處理自己的憤怒。 我翻出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的自傳來看,她一直關懷臨終病患,一生都在做慈善事業,到老年還把自己的莊園貢獻給愛滋病童。 一九八五年,收容愛滋嬰兒的計畫公布後,鄰人把她視為眼中釘,朝她家窗子開槍,掃射家畜; 一九九四年,她搬了家,在另外的「世外桃源」成立醫療中心,但自己的家卻被無法諒解的人趁她不在時放火燒成平地。 她一生的收藏及兩萬份研究報告都付之一炬。 她常告訴自己,遭逢逆境,只能更堅強。 但那個夜晚,她承認,在熊熊大火中所看到的世界是陰暗的,人類是醜陋的。 不生氣才怪。 但最重要的是生氣之後,該怎麼辦呢? 她以她的一生提供一個很美麗的解答: 「在我的一生中,好幾次我曾經佇立在相似的十字路口上, 眺望著地平線,苦苦搜尋著人生的目標。 在那個時刻,你可以選擇逃走,開始怨天尤人, 但你也可以選擇療傷止痛…… 既然我相信人生唯一的目標是心靈成長, 這樣的抉擇對我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 火災發生後幾天,她開車到鎮上,買了幾件換洗的衣服,挺起胸膛,準備迎接下一回的挑戰。 看到這裡,我深感自己的懦弱和微渺。 但我也學到另外一課: 懂得消化憤怒,就不會儲蓄痛苦。 你當然可以生氣。 但不妨參考亞里斯多德的卓見: 「生氣可以,但你一定要找到必須生氣的對象,在適當的地點,以適當的方法,在適當的時間內生完氣,那就很完美!」 找藉口比較不費力 一群人到朋友家聊天,談到有關室內裝潢的事,聊著聊著,他看著自己家裡的落地窗簾,小聲地對我說: 「這個很俗氣對不對?我老早就看它不順眼。」 不隨便批評主人家的東西,是做客之道。 但既然主人自己提出來了,我也就放膽說話。 沒錯,那實在不是一個高雅的窗簾,濃艷俗麗的顏色,與和式房間搭不上邊,我說,確實是不太好看,可以換一換。 朋友開始數落當初與母親的衝突。 當時他母親和他還住在一起,裝潢新家時,她說這種「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的窗簾看來比較像有錢人家,他也沒有多做堅持。 他說得有點氣惱,我忽然記起, 這可不是我第一次聽他批評家裡俗不可耐的窗簾。 「你住在這裡多久了?」我問。 「十年了,」 他想了想,說。 「既然如此,這房子只有你一個人住,現在把窗簾換掉,也不算浪費。如果你真的看它不順眼,又每天得看到它, 那麼,為什麼不讓自己好受一點? 我想,你媽一定寧願你換掉窗簾,也不願意你一看到窗簾就生她的氣吧。」 我輕聲回答。 朋友欲言又止,我想, 他是想說: 「但是……」吧。 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問題,要求別人給建議,卻又迅速用藉口推翻了別人所有的建議,是這個講求「溝通」的社會最令人頭痛的事情。 我忽然覺得很有趣: 他老早過了三十而立的年紀,照心理學家容格的說法, 是「人生快要進入下半段」; 他也有相當好的收入,為什麼不肯換掉一個不順眼的東西,做一個小小的、有魄力點的決定呢? 還是,這也意味著,他和原生家庭的依附深到連一點小事也無法做主的地步? 那麼,所謂個人的自信,不過如同水中倒影。 態度的尊敬和觀念的依附是兩回事; 依附得太深, 有時怨氣也常像長在潮濕石頭上的青苔一樣, 與依附成正比,倒真合乎我們古聖先賢的話: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找藉口總比動手做不費力,不是嗎? 我連帶想起了一位親戚家廁所裡的水龍頭。 這些年到他家,總看到他家關不緊的水龍頭一直滴滴答答地漏水,漏掉的水費不知有多少,但老水龍頭就是沒有換過。 「哎呀,沒關係,那本來就會漏水,關不緊沒關係……」 他總對客人如此解釋道, 「當初這房子買來的時候,建商裝的都是便宜貨,唉……」 但那房子,已經是二十年以上的中古屋了。 愛情不能有藉口 有一對相戀七年,看來很登對的男女朋友分手了。 女人說,男人沒對她付出真心,她終於看清楚了,不可能回頭。 男人哀哀切切地說,他老早認定, 這一輩子最喜歡的人就是她,為什麼她不了解他的心意? 「我從何了解你的心意?你要我為你做什麼,我都盡全力做到; 跟你約時間,你老是遲到; 約度假,你可以連火車都趕不到; 需要你幫忙,你從來沒有到; 生日的時候,一個像樣的生日禮物也沒等到; 情人節,一朵便宜的花都沒收到; 三更半夜,還會被你傾吐事事不如意的電話吵到; 你說你老早認定要跟我在一起, 可是為什麼七年來,我連一句有誠意的求婚的話都沒聽到? 連我對你的重要性,也要等到我跟你分手半年了才遲遲知道?」 女人笑得有點淒涼地對我描述著發生過的情節, 「我這樣質問他,他竟對我說,他一直想對我好, 只是他事業一直沒上軌道,勞心勞力,所以才沒空對我好。 他說他心裡想的是,等他功成名就,他一定會好好對待我。 我要的其實並不多, 但可不想像一隻驢子,永遠追著一個幻想中的紅蘿蔔。唉,現在是十年的大雨也救不了七年的旱災了。」 懂得愛的人和不懂得愛的人,最大的分別,也不過是在於: 前者懂得找藉口對情人好, 而後者,輕易找藉口不對心愛的人好…… 輕易找藉口不對心愛的人好, 短期之內可以訓練情人的寬容大量,但畢竟無法加深愛的厚度,久而久之,失去呵護的愛情, 便像一雙被崎嶇道路磨穿了底的鞋,再努力修補,也不能順腳。 藉口,是拒絕面對問題 有時人類找藉口的結果十分殘酷。 即使親耳聽見,我還是很難相信自己的耳朵。 有位中年喪妻的先生談論他失去老婆的經過: 「她不舒服,我帶她去看醫師,醫師幫她做檢查, 後來通知我們,她可能得了子宮頸癌,要再切片看看,再通知我們。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沒有接到通知。 我們也忙著做生意,沒時間再去看醫師; 我太太說,沒有通知,應該不會怎樣吧。 就這樣過了幾年,她送到醫院時癌細胞已經到處轉移,沒救了。」 這幾年難道沒有別的症狀出現? 當然有,但他們夫婦一起找各種藉口安慰自己, 就是不肯再去醫院,去問問那一份檢驗報告,或再做任何檢驗, 先生埋怨著:醫院真是可惡,沒有努力追蹤病患。 有的人的藉口完全失去邏輯,像被颱風吹歪了的交通號誌似的,永遠指向錯誤的方向。 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一位累犯, 才出獄沒幾天,又因搶劫路人被捕,記者問他為什麼一犯再犯? 他坦坦然然地說:「要不然,你叫我殺人放火啊。」 那個影像,在我腦海裡停格了很久。 我想,我似乎也 曾在不經意中,找過異曲同工的藉口,用同樣沒有邏輯的方式,來為自己小小的錯誤辯護…… 夢想,是被自己阻斷的 一個小學時代的朋友開畫展,見她多年的堅持終有所成,真為她欣喜,閒聊之際, 我脫口說出: 「小時候我也是很喜歡畫圖的, 但我爸爸每次看到我在畫圖,都會走過來, 把我的畫撕掉,告訴我,畫圖是沒有前途的, 所以我才沒變成畫家。」 她用一種不以為然的眼神看了看我,說: 「你知道嗎? 我學畫以來,聽到同樣的話,至少有一千遍以上, 其實,從小我爸爸也是這樣告訴我的。」 我慚愧得想挖個地洞鑽進去。 是的,那只是藉口,我長大了,如果那真是我的夢想,關我爸爸的反對什麼事? 很多人也曾經告訴我,當作家是不可能有飯吃的,不是嗎? 還好這個藉口我並沒有聽進去…… 多年來,我不也聽過許多人對我說,我本來想當作家的, 可是……「可是」背後總有很多「代罪羔羊」。 「當作家有什麼難?去寫就是了。」 當然,找藉口更容易些。 找藉口不如征服藉口 是選擇,還是藉口? 如果分得清楚其中的差別,人生就無怨無悔。 回想自己所找過的藉口,絕對比能提出來的豐功偉績還多: 沒法把舞學好,是因為小時候舞蹈團的老師太兇; 學鋼琴半途而廢,是因為家裡沒有人大方地先買鋼琴給我; 數學太差,是因為有一個數學老師太醜; 體育不好,是因為先天不良…… 而我們常聽的藉口更多: 過得不滿意、不幸福、不願盡點力脫困,硬說是因為沒有錢, 沒有讓我們銜銀湯匙出生的好父母、沒有好伴侶、沒有機會、沒有時間,社會沒有人情味…… 甚至還可以說都是傳統害的,把罪過推給不會答辯的可憐老祖先。 「沒有辦法」也是最有辦法的藉口。 找到藉口,能拖就拖,拖到心「乾」情「怨」。 藉口背後,是膽怯,是懶惰,是不肯成長,不肯為自己負責。 然而,四面八方的成功人士,誰打出生就樣樣俱足? 誰不是歷經一番寒徹骨? 他們或許不比任何人強,只是找藉口找得少了些,對選擇堅持了一點。 只有失敗者,用自成一格的「六法全書」,努力找藉口把自己之外的其他人判刑…… 判的還常是無期徒刑。 想起時便重複唸他的罪名幾回…… 過了一個星期,那位朋友打電話來: 「我今天下午只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找到了一塊品味很好的窗簾布,只花了三千多元,比我想像得便宜。下次請來我家看看,好不好看……」 我為他的母親感到高興, 她,再也不必為了十年前選的一塊舊窗簾布覺得耳朵癢了。
巴黎 動漫 郵局正妹 宋紀妍 露營
辦公室玩政治辦公室玩政治 如何自保? 有爭權奪利的地方就有政治,辦公室也不例外。夾在當權派與非主流派之間、大老闆與小老闆之間、新主管與舊團隊之間,你該如何左右逢源? 辦公室政治 小心應對 95.08.09【career臧聲遠 中時謝宗龍】你對辦公室政治感到無力嗎?對於小圈圈的複雜人際關係不知如何處理?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只又不是厚黑當道,辦公室檯面下的運作,不但有助員工向心力,還是機構官僚作風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 文/羅梅英‧臧聲遠《Career》雜誌 *麻煩* 我不喜歡爭權奪利,難道每家公司都會存在「辦公室政治」嗎?★對策★有人的地方就有結黨拉派、爭權奪利,企業當然也不例外。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對辦公室政治免疫,這是組織與生俱來的一部分。 莊周企管資深顧問張甲賢表示,當公司處於成長期時,通常不太會出現辦公室政爭,一切以戰功為依歸;但是,只要是超過30年以上的企業,或者是進入高原期、停滯期的企業,就很容易有嚴重的辦公室政治問題。一般來說,愈高層的辦公室政治鬥爭,愈是你死我活,動輒可能工作不保。而「基層的政爭則多半只是一些雞毛蒜皮、容易解決的小事,」太毅國際顧問公司特約顧問宋一非說。 《老闆最大》的作者Tom Markert幾年前面試過一個人,自稱很討厭辦公室裡的權謀與手段,也「拒絕玩那種遊戲」,結果沒有被錄取。「辦公室裡確實存在著政治性的算計,這是事實,你不能當駝鳥,裝作沒有這回事。要看清楚每一個角色,然後設定你自己的策略,有效地應付他們,」Tom Markert如是說。 雖說,辦公室政治可能造成派系利益凌駕組織利益之上,以及多數欺凌少數的「團隊暴力」等負面影響。但是,辦公政治與派系也有些正面效果。 亞太教育訓練網特聘顧問趙善揮表示,隸屬於小圈圈的歸屬感,可以穩定員工的情緒,以及協助彼此完成任務,新人訓練「同梯」的情誼就是最佳例證。小團體的存在,能有效地降低員工流動率。 只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端看從什麼角度來看辦公室政治。 * 麻煩*公司內派系林立,我是不是也該加入小圈圈呢?★對策★《辦公室裡的大猴子》一書從猴子的演化,來看人類的職場行為,裡面提到「人和大多數的猴子一樣,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有一種結盟的親和本能。」只是,當主角從猴子變成上班族的時候,是否要結盟或加入派系,卻是個兩難的問題。加入特定圈圈,很容易被其他圈圈排斥;不加入的話,又難做人。趙善揮形容,「加對派系,雞犬升天;加錯派系,打入地獄;但是不加入,就變成上不上,下不下。」 況且,加入哪個派系較有利,風險瞬息萬變。企業發生任何一個變化,如:大客戶換人、技術變遷或股東結構、老總換人,都會使得當權派情勢丕變。 公司一旦改朝換代後,就又要重新選邊,而且很可能會因為先前選邊站,而遭到秋後算帳。 讓各個派系都想爭取你 那麼,究竟該不該加入派系?務實派的企管顧問建議審慎分析情勢後加入:「想要活下來,就一定要加入;不加入就不能存活、無法晉升。」端看你是想要在組織中活下來,或者是想要在組織中力爭上游。 另一種觀點則是建議,提高自己的被利用價值,盡量保持政治中立立場,「沒有永遠的執政黨,應該要讓自己成為優勢的絕對少數,」宋一非說。 與其考慮加入哪個圈圈,不如讓各個派系都設法爭取你的支持,始終讓自己保持被利用的價值、讓自己的重要性不易被取代。不過,「這是一條很辛苦的路,」趙善揮說。 如果真的必須表態、選邊站,宋一非建議,寧可選擇與工作利益、部門緊密度最相關的,否則,「就算搭上主流派,但工作上最密切合作的部門排擠你,也沒有好日子過。」 宋一非提醒,如果企業的派系政爭過於激烈,會使得企業的所有力氣都在內耗、競爭力下滑,應該好好思考是否值得在這種公司待下去。*麻煩*我的直屬主管在公司是「非主流派」,最近「主流派」的其他主管,積極在拉攏我,我夾在中間該如何應對?★對策★宋一非表示,能夠獲得「國王人馬」青睞,要恭喜你,表示你有很高的利用價值,不過,他建議「合作僅止於工作合作,而非政治合作,不要讓自己跳到複雜的關係裡。」 「就算直屬主管是非主流,但他負責指揮你,這個基本道理是不會變的。」濤濤國際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林濤比喻,就算「隔壁鄰居的爸爸比較有錢,但你總不能一天到晚往別人家跑。」所以,最妥善的處理方法是,忠於直屬主管的一切指揮;但不要帶著太多的派系觀念,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盡量配合其他旁支主管的要求。林濤認為,基層員工最好不要太早靠門靠派,「就像15歲時就立志一定要嫁軍人一樣荒謬。」應該讓自己保有更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應建立起積極的心態,如果整個部門團結一心、表現傑出的話,說不定主管很快地也能晉升為主流。 而且退一步想,有許多企業採行主管提報晉升制,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討好國王人馬,「縱使國王人馬提報你晉升,但只要主管不挺你,晉升之路一樣無望!」張甲賢提醒。 * 麻煩*大老闆最近常跳過小老闆直接找我,他們兩人關係似乎暗潮洶湧,我要如何與上級互動?★對策★一般來說,高層主管會越級管理,原因不外乎:中間主管難溝通、能力不足,高層有意架空中間主管、或是純屬高層主管個人的管理風格。 高層主管越級直接找上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間主管沒有實權,你可能很快就能出頭天;但是,如果中間主管有實權的話,你就可能會死得很慘,」宋一非分析。 因此,除非你真的一心想要幹掉直屬主管,否則最好還是主動向他報告,高層找你談了些什麼、交代你做什麼,以免直屬主管起疑。 張甲賢認為,一旦你被直屬主管誤認為是高層安插的棋子,就很可能會被刻意修理。因此,最好主動交代你與高層的互動情形,設法維持關係的平衡。 *麻煩*我是部門主管,最近公司高層安插一個人到本部門,我應該要如何管理這個員工?★對策★公司高層跳過正常的程序,直接空降一個員工給你,你究竟要巴結這位「國王人馬」,還是一視同仁,或者放寬管理標準、縱容他打混摸魚?首先,應該先釐清高層的意圖。 第一種可能性是「徇私」,安插自己的親朋子女。在管理這種「皇親國戚」時,最好採取「公歸公,私歸私」的態度,私底下用各種方式攀關係、拉交情都無妨,但工作上必須「公事公辦」。因為,上級引介親朋子女到公司,目的絕不只是找份差事混薪水,更希望從工作獲得學習成長;所以,你應該扮演「良師」的角色,該教就教、該罵就罵,有表現機會的時候,就盡量給他機會,甚至可以暗中相助。上級主管看到親朋子女在你手下脫胎換骨,肯定龍心大悅,對你的能力也會刮目相看。 如果在工作上太袒護「皇親國戚」,不但其他部屬會鄙視你、有損你的領導威信,這名「皇親國戚」也會被視為特權分子,而遭到其他同事的杯葛與孤立,恐怕很快就待不下去,「想幫他,反而害了他」,上級主管對你也會不諒解。 第二種可能性是「薦才」,上級主管認為對方是個人才,很適合放到你部門。當然,上級難免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但無論如何,你不要先入為主抱著排斥的心態,應該先「假設」對方能力一定有過人之處,上級才會如此青睞,試著open-minded接納對方。如果最後你跟對方搞得不歡而散,上級主管不但顏面無光,也會質疑你的用人氣度。 第三種可能性是「監軍」,上級主管對你的工作表現不太滿意,甚至打算找人接替你的位子,所以派人進駐。這是很嚴重的警訊,你必須趕緊力圖振作、交出令上級滿意的成績單。對於這名「監軍」更是不能得罪,要設法讓他瞭解你的苦衷,例如公司給的資源太少、其他部門扯後腿、公司產品本身有瑕疵等。如果運用得宜,這位「監軍」甚至可能被你「策反」,變成同情你的「傳話人」,將你部門的窘境反映給上級,你反而因禍得福也不一定! *麻煩*公司最近空降一個高官,而且帶來一票自己的人馬,我該如何跟他們互動?★對策★以人性來說,空降主管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做出成績的話,找一批自己信得過的人馬班底,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只不過城裡(空降部隊)、城外之間,需要時間加以融合,」林濤說。 企業從外部禮聘專業經理人,通常意謂著舊團隊出現問題,因此林濤認為,舊員工在心態上應該主動配合,「如果一直抗拒的話,公司很有可能會走向滅亡。」不要一心只想著高層發生了什麼事,而應該思考接下來你能做些什麼事,如何在會議上求表現、如何做一場出色的簡報等,以贏得新主管的信任。 而且,空降部隊是否有真本事,很快就會得到驗證,如果真是一塊料的話,馬上就能看出績效,「否則一塊磚頭再怎麼用燈光照,還是一塊磚頭,」林濤比喻。 *麻煩*我們公司即將被合併,我很想給新主管一個好印象,怎樣做才不會顯得太拍馬屁?★對策★《辦公室人性心理學》一書建議,請試著用新主管的角度看事情,並且假設他們都是好人,能夠感到被併購員工的恐慌,在即將空降的外來新主管面前,可能表現得很不自在、不自然。 新主管會特別小心、多所觀察,他們會希望看到一群心平氣和、堅守崗位的部屬,當這些部屬被要求工作做一些改變、以適應新流程的時候,能夠很明理、敞開心胸地從善如流。他們最不樂見的是有人很頑固、猜疑,或很誇張地奉承。所以,不需要對新主管人馬,表現出不自然的接納熱忱,這樣會讓你看起來太逢迎拍馬,不僅新主管對你很反感,而且還會失去原有工作夥伴對你的尊重與情誼。 *麻煩*自己職級不夠高,需要別的部門配合支援時,別人根本不想搭理我,該怎麼辦?★對策★在東方社會,只要搬出官階及職銜,做許多事都容易討到方便。如果你的職級「罩不住」的話,林濤建議,不妨請主管先撥個電話照會對方一聲,「你應該先請出尚方寶劍,而不是騎著白馬就直接過去。」 在和對方溝通時,可以運用「先給、再要」的原則,先問對方「我能夠協助什麼」,而不是直接要求對方幫你做些什麼。林濤認為,從人性角度出發,「客氣地拿蘋果去換對方的梨子,有時候不必給對方蘋果,就能夠拿回一半的梨子。」 對於經常需要仰賴其支援的部門,平常就應該做好「內部公關」,利用員工聯誼活動、教育訓練、尾牙等跨部門共聚的場合,多認識一些其他部門同事,有空就勤於串門子走動,建立私人情誼。有時透過個人交情,比請出上級主管更有效。 *麻煩*除了直屬主管外,其他部門主管也來指揮命令我,感覺上好像有兩個老闆,我該聽誰的?★對策★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人力資源副總陳若玲認為,這種「自己只領一份薪水,但為什麼有兩個老闆」的觀念大錯特錯。在外商企業,「dual function reporting system」(雙線主管制度)很常見,許多本土公司的業務、企劃部門也不乏這種情形。 涉及跨部門的案子、且主管們意見分歧的時候,陳若玲表示,原則上,應以直屬主管的意見為主;但若是專案性質的話,則應以專案的直屬負責主管為主,例如:全新產品的開發案,按理應以行銷主管意見為依歸。 *麻煩*不知哪裡得罪了同事,大家都很討厭我,我打不進他們的小圈圈,怎麼辦?★對策★在軍中,搞不清狀況的菜鳥被稱做「天兵」,在職場上也不乏天兵,最大特徵就是「白目」,總是做些惹人厭的事,對人際交往的分寸、職場的基本生態,簡直一無所知,對別人的情緒反應也漠不關心。 這類型的天兵,連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去改,最後落得被大家討厭及排擠。 被同事排擠必定事出有因,不妨請同事坦言相告,瞭解自己究竟哪裡有問題,例如情緒化、自私、不守信用、愛說人是非等,改進之後,再想辦法建立人際關係。在同事相處上,不要一心只想等著別人採取主動,「就像男生在追求女生一樣,要主動示好、藉故交流,」林濤說,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潮T 脫衣 全面啟動 郭泓志 女神卡卡
以愛養愛、愛的雙贏-劉庸愛不厭詐 你知道嗎,愛裡面常常有詐,它使用的手段雖然是「詐」,但最主要的目的是「愛」。 為清潔工而掃: 兩全 何樂不為 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去。 「糟了!我忘記今天清潔工要來。」 那女主人聊天聊到一半,突然跳起來,拿著掃帚東掃掃、西掃掃,再把掃到的髒東西倒進垃圾桶。我好奇地問她,清潔工不是就要來了嗎?為什麼反而自己掃。那女主人笑笑: 「因為我不能讓她覺得我一個禮拜都不打掃,把工作全留給她。她看到垃圾桶裡有我掃出的髒東西時,感覺會比較好。」 話才說完,清潔工就到了,因為我們都在客廳聊天,她叫清潔工先進去清臥室,而且立刻去臥室開了冷氣。「妳很體貼。」我說。 女主人點點頭: 「對!我為她開冷氣,她會感謝我,而且因為有冷氣,她會清得比較仔細,汗水也不會到處滴,所以受惠的還是我。」 請問,這主婦詐不詐? 但是那詐裡是不是有愛? 愛她的清潔工,也愛她自己的家。甘願彼此利用: 得其利 聰明! 再說個境界更高的「愛不厭詐」。 有個美國慈善團體的負責人對我說,好多家長現實極了,當她發動高中生賣檸檬水募款的時候,那些家長居然先開條件,要他寫謝函,以便孩子作為申請大學的好資料。 「可以啊!」他說: 「為了給可憐人多募一點錢,我當然答應, 而且你知道嗎? 那些孩子愈付出,愈有感動,進大學之後,都回來幫忙,成為我們的義工。」 想想! 那些家長是不是很詐? 但他們「詐」是為了幫助孩子進入好的大學。 那慈善團體的負責人是不是也很詐?但他「詐」是為了幫助更多可憐人。 結果,他們彼此利用,因為美國大學非常重視公益活動,孩子都進了好的學校;又由於口耳相傳有這好處,於是有更多高中生投入義賣活動;加上「回頭」來幫忙的大學生,那慈善團體愈做愈成功。 機會教育 兩面光亮 高明再舉個例子: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說他太太有一陣子對他岳母講話很不客氣,他看不過去,又不好勸,於是想了個妙招── 他不罵自己太太,卻對著女兒說: 「妳媽媽對阿媽講話那麼兇,只怪阿公早死, 但我先警告妳, 將來如果我活著,跟妳一塊兒住,妳對妳媽媽這麼不禮貌,我一定立刻冒火。」 他故意把話讓太太聽到,果然效果奇佳,太太對老阿媽的態度立刻改變了。 他藉機會一次教育了兩個人,還暗助了老人家,你說高明不高明? 一招愛到三個人: 心性弱點 詐得妙 我太太也是「愛不厭詐」的高手。 有一天她看我在吃木瓜,怕我的血糖太高,居然不跟我說,而跑去叫女兒: 「妳爸爸在吃一個大木瓜!妳去分他一半。」 女兒搖頭,說她不愛吃木瓜,我太太就繼續說: 「可是妳爸爸不適合吃太多,為了他多活幾年,又只有妳能搶得下他的木瓜,妳就去要半個吃吧!」 女兒果然立刻跑來分走我半個木瓜。 她那些話都被我聽到了,怨她「耍詐」。 太太居然一笑: 「我不是對你耍詐,是對女兒,因為女兒太不愛吃木瓜了,她只有為了愛你,希望你少吃一點,才會過去分你的木瓜。 我是為了愛你,也是為了愛她,於是利用了女兒愛你,和你疼女兒的弱點……」 我聽了,半天會不過意來。 天哪!她這一招居然發揮了三個人之間的四個愛。 這就是我說的愛不厭詐,它使用的是詐,發揮的是愛; 即使有詐,也不對任何人造成傷害,只可能促成更多人好!愛不厭詐,不是惡意欺騙,而是以愛養愛、愛的雙贏!愛不厭詐 你知道嗎,愛裡面常常有詐,它使用的手段雖然是「詐」,但最主要的目的是「愛」。 為清潔工而掃: 兩全 何樂不為 有一天我到朋友家去。 「糟了!我忘記今天清潔工要來。」 那女主人聊天聊到一半,突然跳起來,拿著掃帚東掃掃、西掃掃,再把掃到的髒東西倒進垃圾桶。我好奇地問她,清潔工不是就要來了嗎?為什麼反而自己掃。那女主人笑笑: 「因為我不能讓她覺得我一個禮拜都不打掃,把工作全留給她。她看到垃圾桶裡有我掃出的髒東西時,感覺會比較好。」 話才說完,清潔工就到了,因為我們都在客廳聊天,她叫清潔工先進去清臥室,而且立刻去臥室開了冷氣。「妳很體貼。」我說。 女主人點點頭: 「對!我為她開冷氣,她會感謝我,而且因為有冷氣,她會清得比較仔細,汗水也不會到處滴,所以受惠的還是我。」 請問,這主婦詐不詐? 但是那詐裡是不是有愛? 愛她的清潔工,也愛她自己的家。甘願彼此利用: 得其利 聰明! 再說個境界更高的「愛不厭詐」。 有個美國慈善團體的負責人對我說,好多家長現實極了,當她發動高中生賣檸檬水募款的時候,那些家長居然先開條件,要他寫謝函,以便孩子作為申請大學的好資料。 「可以啊!」他說: 「為了給可憐人多募一點錢,我當然答應, 而且你知道嗎? 那些孩子愈付出,愈有感動,進大學之後,都回來幫忙,成為我們的義工。」 想想! 那些家長是不是很詐? 但他們「詐」是為了幫助孩子進入好的大學。 那慈善團體的負責人是不是也很詐?但他「詐」是為了幫助更多可憐人。 結果,他們彼此利用,因為美國大學非常重視公益活動,孩子都進了好的學校;又由於口耳相傳有這好處,於是有更多高中生投入義賣活動;加上「回頭」來幫忙的大學生,那慈善團體愈做愈成功。 機會教育 兩面光亮 高明再舉個例子: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說他太太有一陣子對他岳母講話很不客氣,他看不過去,又不好勸,於是想了個妙招── 他不罵自己太太,卻對著女兒說: 「妳媽媽對阿媽講話那麼兇,只怪阿公早死, 但我先警告妳, 將來如果我活著,跟妳一塊兒住,妳對妳媽媽這麼不禮貌,我一定立刻冒火。」 他故意把話讓太太聽到,果然效果奇佳,太太對老阿媽的態度立刻改變了。 他藉機會一次教育了兩個人,還暗助了老人家,你說高明不高明? 一招愛到三個人: 心性弱點 詐得妙 我太太也是「愛不厭詐」的高手。 有一天她看我在吃木瓜,怕我的血糖太高,居然不跟我說,而跑去叫女兒: 「妳爸爸在吃一個大木瓜!妳去分他一半。」 女兒搖頭,說她不愛吃木瓜,我太太就繼續說: 「可是妳爸爸不適合吃太多,為了他多活幾年,又只有妳能搶得下他的木瓜,妳就去要半個吃吧!」 女兒果然立刻跑來分走我半個木瓜。 她那些話都被我聽到了,怨她「耍詐」。 太太居然一笑: 「我不是對你耍詐,是對女兒,因為女兒太不愛吃木瓜了,她只有為了愛你,希望你少吃一點,才會過去分你的木瓜。 我是為了愛你,也是為了愛她,於是利用了女兒愛你,和你疼女兒的弱點……」 我聽了,半天會不過意來。 天哪!她這一招居然發揮了三個人之間的四個愛。 這就是我說的愛不厭詐,它使用的是詐,發揮的是愛; 即使有詐,也不對任何人造成傷害,只可能促成更多人好!愛不厭詐,不是惡意欺騙,而是以愛養愛、愛的雙贏!
新兵日記 畢業典禮 潮T 菜花甜媽 郭采潔
研習:如何培養孩子對美的鑑賞力「為孩子準備一本美感存摺」講座 商業周刊903期報導: 「美,是一種競爭力,當競爭力迸發時,反映在企業面,是驚人的產值與財富;反映在個人,則是倍增的職場競爭力。這是一個『美力』的時代。」 「美學,成為台灣的新顯學,不管企業或個人,手上都要有一本『美感存摺』,因為它是新競爭力。」 見過歐陽龍、傅娟夫婦女兒的人,一定會對妮妮、娜娜、娣娣這三個女兒兼具個性、氣質,彬彬有禮且態度大方留下深刻印象。傅娟是如何培養孩子對美的鑑賞力、如何陪伴孩子學美術和音樂,且聽傅娟娓娓道來。本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一、主講人: 傅娟、歐陽妮妮、歐陽娜娜 二、活動日期: 95年9月17日(週日)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三、活動地點: 臺北市立圖書館民生分館視聽室(臺北市敦化北路199巷5號4樓)
籃球 世博 吳彥祖 8強 昏倒羊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每個人都可以學會道歉。道歉的力量 打造你的隱性競爭力 文/林正峰、鄭呈皇這是一堂華頓、哈佛都競相研究,即將在21世紀蔚為風潮的新顯學——道歉。 完美的道歉,讓個人、企業,甚至國家,化危機為轉機; 拖延、敷衍,或拒絕道歉,讓百年企業執行長黯然下台,甚至,有人因此賠上性命。 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每個人,都可以學會道歉。「我向社會大眾道歉」、「我向民進黨道歉」、「我向總統、夫人還有老婆道歉」, 七月十日 深夜十一點,台灣民眾盯著電視畫面:總統女婿趙建銘被羈押四十七天後交保,他對著鎂光燈連續三次,以九十度的姿態鞠躬道歉。然而,這三個道歉,沒有換來同情,反而在隔日招致逾四百則以上的撻伐評論。總統的女婿,加上黃金陣容律師團的建議,卻演出了台灣史上最經典的錯誤道歉示範。 學道歉,成為趨勢 : 《哈佛商業評論》首度以道歉為文 這是《哈佛商業評論》首度刊出以「道歉」為題的論文。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道歉,登上學術廟堂,成為一門學問。何以如此?凱勒曼教授, 七月十四日 在波士頓接受《商業周刊》越洋專訪時指出: 「公開道歉正在增加,已經成為企業家或政治人物的一種利器。」不只哈佛教授研究,華頓商學院也發表〈二○○二,道歉元年〉一文深入剖析道歉。 而麻州大學沃斯特分校校長兼醫學院院長拉瑞爾(Aaron Lazare)的研究,比較一九九○至九四年,一九九八年至二○○五年,此兩段期間,出現在《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兩大報中,以「道歉」為主題的報導,後者較前者多出近一倍。十餘年前,拉瑞爾被好友背叛痛苦不已,從等待道歉,最後竟迷上「道歉」。 於是,他費時十年,調查一千個案例,在前年九月發表《論道歉》(On Apology)一書。 該書在亞馬遜書店得到四顆半星(最高五顆)的讀者評價,猶勝暢銷大作《地球是平的》。 七月十五日 ,拉瑞爾在麻州以電子郵件回覆我們的專訪,這麼形容道歉的難度: 非洲諺語說,教育難,難到要用「一整個村子來教養一個孩子」; 而道歉難,也難到必須「用一整個村子來研究道歉」。 因為他始所未料,必須耗費:十年、一千個案例,來研究道歉。進入道歉殿堂後,研究者發現: 其反撲力,能如海嘯,殺人、讓百年公司的執行長下台…成功道歉術一: 誠心 如同贖罪儀式,平復受害者的心理 當傷害發生時,從心理層面研究道歉學的拉瑞爾指出: 「道歉,扮演著療癒人心的作用。」 受害者可能遭受物質或身心等層面的傷害,但最需要被平復的是: 心理的被剝奪感。拉瑞爾以擺放位置高低不同的兩隻手作比喻。 在道歉前,右手(加害者)的位置比左手(被害者)高,道歉後,兩隻手必須平行,甚至要讓左手的位置更高,被害者的情緒才能撫平。 反之,倘若冒犯者堅持不道歉,可能遭致報復。最常見的情況是,傷害發生後,沒人認為這是自己的錯,沒人多想對方,沒人願意主動道歉。於是,親人變路人、企業與消費者纏訟多年、國與國間大動干戈等悲劇陸續發生。 事實上,這裡是有盲點,凱勒曼說,學術研究顯示: 「人們往往容易高估道歉的代價,卻低估道歉的好處。」人們為何會高估道歉的代價? 在心理層面上,有三種反應: 一、擔心被對方羞辱、拒絕等; 二、擔心影響自己的權威、地位,包括感覺自己是輸家、暴露自己的脆弱等; 三、擔心道歉後引發的法律責任、財務損失等。人們如何低估道歉的好處? 事實之一,伊利諾大學法學院教授羅伯奈特(Jennifer K. Robbennelt)的研究顯示,誠心的道歉,可以減少一半的官司;每兩件官司,就有一件是因為缺少誠心的道歉。成功道歉術二: 擔當 擴大承受責任的範圍,越能感動對方 然而,除了要讓自己變成被害者外,「擴大承擔責任範圍」,也是道歉能否成功的要素。 現在,尤其是位階越高者,不但不是如此,反而陷入「爭辯是非」的迷思,計較道歉的程度該如何分攤? 忽略了最關鍵的一環:對方的感受。事實上,道歉,看出一個人、一家企業的反省深度,有時也能產生策略性運用。 因此,一定要犯錯,才需要道歉嗎? 一定要搞清楚傷害對方幾分,才能承擔幾分責任嗎?答案,當然不是。凱勒曼認為,完美的道歉,應該注意五大環節: 承認錯誤、扛起責任、表達遺憾、保證不再犯與選對時機。 他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中,非常推崇前嬌生公司董事長柏克(James Burke)「擴大承擔責任」的道歉態度。完美道歉: 嬌生千面人事件 全面回收,損失一億美元 這件危機,看出一位企業家的格局。一九八二年,該止痛藥是嬌生的明星產品,貢獻年度毛利一七%,在全美市占率高達三五%。但九月份,一位芝加哥家庭主婦猝死,皮包中有六顆Tylenol膠囊,四顆含氰化物。 接著,又有六位芝加哥民眾因服用該藥品死亡。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後發現,該藥係遭千面人下毒,責任不在嬌生。 因為病例僅侷限於芝加哥,嬌生不需過度反應,也不需將該藥品全面回收。 但親上火線的柏克決定承擔所有責任,因為,不能再有一人因為嬌生而喪命。柏克親自上媒體,以藥品的包裝不夠安全,讓歹徒有機可乘表達歉意。 他更將藥品全面下架,成立"1-800"免付費消費者諮詢專線、利用媒體或廣告呼籲民眾不要服用該藥品、發出五百萬封電報給醫生等團體告知檢驗結果……。 這個動作,至少讓嬌生帳面上損失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億七千萬元)。深度的道歉策略讓嬌生因禍得福,大幅提升了商譽價值,並凝聚員工對嬌生信條的共識,更因此獲得當時總統雷根的公開讚揚。 事實上,後來嬌生在回收藥品中,又查出七十多顆遭下毒的膠囊。 這個案後來被列入哈佛教案。道歉,知易行難。否則,默克藥廠董事長怎麼會下台?道歉兩大忌諱: 拖延與敷衍 足以打壞商譽,讓領導人下台 嬌生事件在二十年後,翻版演出。 同樣是止痛藥,默克藥廠董事長吉爾馬丁(Raymond Gilmartin),卻在二○○四年做出迥然不同的決策。 部分研究顯示,當時默克的明星藥品Vioxx有提高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展開進一步調查。一開始,吉爾馬丁堅持不道歉、不下架。 後來默克內部研究顯示,該藥確實有可能提高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 最終他才決定將藥品下架,但為時已晚,默克股價在隨後三日內崩盤,大跌逾四成。 此後,該藥就在市場消失。吉爾馬丁因此提前退休。拖延、敷衍,是道歉時的兩大忌諱。 《哈佛商業評論》的論文中就舉例,因為拖延、敷衍而領導人下台的組織,包括可口可樂、普利司通、福特等七家。拉瑞爾的《論道歉》出版後,便奔忙於學校、教堂,甚至印度廟的演講邀請,深深感受人們對道歉的關切,卻總摸不清它的全貌。 「我衷心建議,這個主題(道歉)應該列入中學或大學的心理、道德或溝通的正式課程中教導。」人的一生,這個打不開的結,在終點回望時才赫然發現,不過是個芝麻粒罷了。 唯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道歉的力量,解開這個看似無解的結,化危機為轉機,甚至商機。
戲水 3D麥田圈 金曲獎 溯溪 HOLGA
地瓜養生,小心養肉!地瓜葉的養分稱霸蔬果界 聯合國推廣每人每天至少要吃400公克、5種不同種類的蔬果,你做到了嗎?亞洲蔬菜中心專家建議,現代人如果沒有時間吃這麼多種,應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蔬果吃,其中便宜又好吃的地瓜葉是最佳選擇。 亞蔬中心副研究員楊瑞玉最近配合聯合國的這項推廣,針對上百種蔬果進行分析研究,了解其中的營養價值,結果地瓜葉的營養成份居冠。楊瑞玉表示,如果沒有時間準備 5種以上的蔬果,最好選擇吃 1大盤地瓜葉,但她強調,多樣化的蔬果攝取,才是對人體最好。 她表示,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 300公克的鮮綠地瓜葉,就能滿足 1個人1天的維生素A、C、E 及鐵的需求,黃色與紅色葉的地瓜葉營養成分雖然比綠色低,但其抗氧化物的含量,較一般日常食用的蔬菜高 5到10倍,紅色葉又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效果,而所有的地瓜葉都含有多量的酚,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性。 楊瑞玉指出,地瓜葉中還含有dicaffeoyl quinic acids成分,這種成分對愛滋病患者來說,合併藥物治療能提高治療的效果。亞蔬中心針對地瓜葉的營養成分進行動物實驗,目前進行中。 強肝解毒妙方 : 摘錄自天然果菜集 : 肝臟不好的人.大多飲食不知如何選擇而引起肝功能不良.長久累積而產生肝臟循環不良 .以致於無法改善.而一發不可收拾...... 妙方如下.. 1. 蕃薯葉: 大約半斤左右洗淨. 作法:鍋底放下適量的水.待滾後放下蕃薯葉.三分鐘左右撈起.加些嫩薑.滴下數滴香油(橄欖油).再加些鹽.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保肝佳餚.. 2.空心菜: 大約半斤左右.洗淨. 作法:與蕃薯葉相同.. 地瓜養生,小心養肉! ~ 以地瓜葉取代地瓜~更好的選擇 懷舊養生食品「地瓜」,近年來成為最受歡迎的防癌抗老食物,營養師指出,地瓜富含維生素A、膳食纖維,卻有熱量過高的問題,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也能獲得相同的營養成分。台灣吹起地瓜養生風,甚至成了防癌的新星,台安醫院營養師林佳姿指出,地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可以提升免疫力,濕潤乾燥的黏膜組織,皮膚、呼吸黏膜、腸胃道疾病都可以改善。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會有眼睛乾燥的問題,吃地瓜也可以滋潤眼睛黏膜,難怪科技新貴也在「瘋地瓜」。此外,地瓜中豐富的維他命A還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被當作養生食物,地瓜可說是當之無愧。不過,林佳姿指出,很多人都忽略地瓜是澱粉類食物,熱量非常高,一份地瓜熱量高達 124卡,240克 地瓜的熱量,等同於一碗白飯,但很多人把地瓜當作零嘴吃,不知不覺中攝取太多熱量。吃地瓜也容易影響血糖,糖尿病患最好避免吃地瓜。 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 地瓜葉含有的維他命A,不遜色於地瓜,而且膳食纖維更高,地瓜有的好處,地瓜葉通通有,熱量又比較低。林佳姿說,地瓜葉的熱量只有地瓜的四分之一,豐富的纖維質,卻可以讓人有飽足感,注重養生又怕胖的人,地瓜葉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洋基 2010 機車展 花蓮 天空 50正妹
遇到好老師,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化學大師 波義耳 (Robert Boyle)(1648~1717) 如果你的先天條件不良,你不必太過憂傷;如果你不是出類拔萃,也不必苦悶煩惱。你在中學所讀到的「波義耳定律」,就是出自一位大智晚成的波義耳手中,你將發現上帝是何等奇妙的主。 波義耳生在一六二七年,英國持續二十二年內戰開戰的那年,他父親是愛爾蘭最有權勢,佔有最大封地的李察大公爵。在這個赫赫有名的世家裏,個個成員都是驍勇善戰的神射手,唯獨波義耳體弱多病、身材瘦小,做事慢條斯理,一副不堪造就的樣子,一點都不像軍人的料子。所以他的父親就只好早早地讓他去讀書,於是波義耳在八歲就離鄉背井,到伊吞(Eton)的住宿學校上學。 波義耳的愛爾蘭血統,紅臉瘦小的樣子,常被當地的英格蘭學生欺負,無奈父母遙不可及,波義耳只有暗自躲在黑暗中哭泣。上帝卻差派了一位閱歷淵博、藝術涵養很高的鑑賞家─渥敦爵士,擔任波義耳的小學老師。他對待波義耳如同自己的兒子,他常常帶著波義耳看油畫、建築,讓波義耳不僅感染了藝術氣息,也得到不少溫暖。 戰爭的混亂,加上父親病逝、哥哥陣亡,一九四五年,波義耳重回祖國,看到到處的死傷,他把自己封閉在父親留給他的多塞特城堡,在那裏憤世嫉俗、反叛地痛苦探索人生的問題。也因為這樣,他的思想比以前更深入,他相信必有一位神,才有可能讓人生的許多事情,變得有意義。就在此時,他讀到一位傑出的醫生湯姆斯.布朗的一本書《一個醫生的宗教信仰》。 從這位基督徒醫生的書中,他發現:上帝造人,是要讓人管理大地,並思想上帝的作為。 透過神所賜的理智,將可以思考和學習,人若接受耶穌,藉著認識聖父、聖靈和聖經,可以認識萬事萬物。這種發現使波義耳願意成為基督徒,也使他用理智邏輯與精密思考。儘管當時他已經二十八歲了。 有了這樣的信念,波義耳發現了「在恆溫之下,壓力的大小與氣體體積成反比」。這個定律的偉大和永垂不朽,是因為它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定律」,並且印證了宇宙中有一個不改變的律,是因為這宇宙的創造是出自那位昨日、今日永不改變的上帝。 波義耳後來前往牛津,和眾多精英一起追求真理與理智的思維,很快地他成為牛津最受歡迎的學者。特別在他認識有「清教徒之稱」的李察.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他們兩人的努力,使得科學進步扎根在敬虔信仰的根基上。因為當時有很多人以反對科學,來表明在信仰上的敬虔;而波義耳卻提出人接受上帝是白白恩典,在科學領域上的成就更能顯明愛上帝、敬畏上帝的說法,使許多科學家更明白神。 波義耳發現物質的基本要素─「元素」,使整個近代化學從亞理斯多德的物質論(物質是由水、土、氣、火所組成的)轉成正確的「元素論」。而實驗室中最常用的「石蕊試紙」也是波義耳用樹木液體區分酸、鹼質實驗出來的。在波義耳的心中,他認為物理與化學的美,乃在於能用最簡單的東西、最基本的原理,詮釋宇宙中各種複雜的現象。 波義耳的理性與靈性是平衡的,是蒙神喜悅的。當他走完一生的道路,他甚至將他的所有財產捐獻出來,成立了為愛爾蘭文與土耳其文翻譯聖經的基金會,這位「化學之父」真是和平之子。 ‧天才的四分之三是勞苦,這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
美腿皇后 咬筆妹 王建民 泳裝 主播
機車烙碼 失竊率降低2006.08.29 今日晚報 警政署推出機車烙碼 失竊率降低逾兩成 中央社 警政署今年三月十五日推出「機車烙碼」免費服務,統計五個月來,烙印機車一百一十七萬三千八百八十五輛,同期機車竊盜發生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一萬一千四百一十六件,降低比例達百分之二十一點零六,成效顯著,對降低機車失竊率確有助益。 「機車烙碼」是在機車骨架或重要零件上,烙印引擎或車身相關號碼,增加銷贓難度,降低歹徒行竊意願,並可在破獲贓車解體工廠時,循零件上烙印號碼找到車主,有效提高銷贓難度、降低行竊意願及利於將查獲贓物發還失主。 對於機車烙碼免費服務,警政署今天表示,針對全國已出廠約一千三百多萬輛機車,購置機車烙碼器材,配發各縣市警察局,在各地設置定點烙印站,由員警協助烙碼;烙印部位包括車燈、儀表板、左側蓋、右側蓋、後車燈及車身密位,例如腳踏板、置物箱、前斜板、電池箱等。 警政署提醒機車騎士,攜帶行車執照或身分證件就近前往烙碼站接受免費服務,或向各警察局、分局及派出所洽詢相關事宜。 警方也提醒民眾,機車烙碼雖可增加防竊功能,但並非萬靈丹,民眾仍須記得機車車頭上鎖、車輪附加大鎖等,同時牢記機車防竊三部曲「上鎖、烙碼、拔鑰匙」,才能有效避免機車遭竊。
男人IN起來 熱浪島 環島 長灘島 金門
左撇子好不好?左撇子賺得比較多? 中國廣播公司【2006/08/12 09:43 報導 】 在許多運動裡面,左撇子都比較佔有優勢,統計顯示,網球場上,左手持拍的選手和棒球裡的左投或左打,平均收入普遍高於慣於使用右手的運動員,最新的研究發現,這個現象不只存在於運動場,一般的職場也是如此,左撇子通常賺得比較多。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近做的一項調查發現,同樣擁有大學肄業學歷的男性,左撇子的平均收入,高了百分之十五,如果是大學畢業,兩者收入差距會更大。 不過這項主要是透過統計得到的結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除了體育競賽中,左撇子選手的優勢,有理可循之外,一般職場上,左撇子的平均收入到底為什麼會比較高,還沒有具體的理論,可以解釋。
泳裝 泳裝 資工彌 嘟嘴 松?大輔
構音異常,易遭到同學嘲笑醫師:小孩如發音異常最好及早矯正 中廣新聞網 2006-08-21 14:00 每年都有剛入學的學齡兒童,因為發音怪異遭到同學嘲笑,使學習情緒嚴重受挫。語言治療師呼籲家長,如果發現幼兒發音異常,應該及早前往醫院求診。(蔡宜璋報導) 小孩的語言發展過程中,一歲半到兩歲通常會有發音不太正確的情況,父母只要耐心教導小孩正確的發音技巧就可以。如果到了三歲半仍有口齒不清的問題,就必須找復健科醫師評估,準備安排語言治療。 台南郭綜合醫院語言治療師趙若婷表示,要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應該有佈置得情境優雅的專屬語言治療室。目前已經有先進的觸摸式電腦配合輔具軟體與活潑生動的圖畫,並且設計寓教於樂的學習器材,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可以採一對一方式,讓語言治療師為復健科或耳鼻喉科醫師轉介來的小病友耐心評估、訓練。 趙若婷治療師認為,矯正構音異常的最適當年齡為四到六歲,正在上幼稚園的時候,六歲以後,小孩的發音習慣會較難矯正,可能增加治療的困難度及時間。而家長配合治療課程陪同小朋友練習和發音,也可達到更佳的矯正效果,大部分在學齡左右就能夠獲得改善。
翁滋蔓 戲水 運動 美女市長 iphone4
花師的研習2006年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 為因應營造兼具國際化、本土化的優質教學與教育環境,廣邀各界集思廣益,促進教育的多元發展。 就創新資訊科技輔助建構優質教學環境,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廣邀各界提出具體作法與應用模式,以提升資訊融入教學的實質效益。 此次研討會將以優質教學三化之理念培養兼具「立足本土融入資訊放眼國際」之新世代為主題,邀請各界之專家學者參與進行學術與實務研討,冀能提高學術研究風氣與實務應用的層次。 時間: 95年10月20日(星期五)95年10月21日(星期六)地點: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報名資訊: http://ntec.pels.nhlue.edu.tw/big5/index.htm
蛋糕毛巾 峇里島 夏天 賞櫻 幸福水漾
出題目囉!從學習的觀點--談幼兒提早入學皆為“贏在起點上” 美國幼兒:含著奶嘴去上課 2006年08月24日 15:57:01 來源:新民晚報 越來越多的家長雇家庭教師或送孩子上輔導班 據美國《底特律自由新聞報》報道,與日本、中國小孩子繁重的學習壓力相比,美國孩子一向比較輕鬆的。不過現在,美國家長對幼兒輔導的熱情空前高漲。於是,許多美國孩子還含著奶嘴,手裏就得捧起書本了。 皆為“贏在起點上” 3歲的費阿維每周都要上輔導課,每天還有家庭作業。如果他能安靜地坐定下來寫作業,媽媽就會給他葡萄或是香蕉作為獎勵。費阿維從兩歲開始就加入了美國日漸壯大的幼兒輔導大軍,除了平常的學前教育班,他還要接受一對一的輔導。 由於幼稚教育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美國家長開始雇傭家庭教師或送孩子到教育中心。這樣做普遍是出於兩點考慮:一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進入幼稚園前就在學習和信心上建立優勢。二是擔心現在許多小學教師的工作已經超負荷,沒有足夠時間幫孩子鞏固基本技能。 熱潮成就大產業 家長的趨之若鶩已經促使幼兒輔導在美國發展成了一項大產業。僅公文幼稚教育中心一家自2003年開辦以來,在全美的學生數量已經達到了2.1萬。另一家著名的思而文學習中心同樣火爆,僅其針對4歲幼兒的課程,去年一年的招生量就達4000人。 斯蒂爾斯是一名藥品推銷員,上個月他在公文幼稚教育中心替自己3歲的兒子佩頓報了名。佩頓有輕微的表達能力發育遲緩,父母不希望他以後在學校受到歧視。埃裏克相信佩頓在中心會比在一般的學前教育班得到更集中的關注。當然,他付出的代價也不低,每門課程每月學費高達80至110美元。 專家們憂心忡忡 對於這股幼兒輔導熱,專家更多地表達了憂慮。美國幼稚教育協會的辛普森說:“這種現象其實是父母感受到壓力增大的一個信號,他們將這種壓力轉嫁到了孩子身上。” 心理學教授伊利亞斯也表示,人對於優勢的渴求是無止境的,孩子過早接受教育,對家庭和整個社會來說都非良性迴圈。(何靈芝/本報專譯)
啦啦隊 三二行館 HOLGA NBA 海洋音樂祭
薇閣小學近況貴族小學每早要唸四書五經! 想念先從幼稚園開始 ET today 更新日期:2006/08/22 09:54 記者:記者邱瓊平專題報導 提起私立小學,除了名人子女聚集的復興小學外,位在北投的薇閣小學,也一直被冠上「貴族學校」的稱號;但副校長紀紹仁卻說,薇閣不強調「貴族」,因為在這裡就讀的學生需要做整潔的工作,而學校也很重視中國文化,每天早上都有20分鐘的經典導讀,內容包括四書五經、莊子等。 想唸薇閣小學並不容易,必須從幼稚園開始,人數太多還要抽籤決定,因為並非人人都可以抽中,所以對抽到的學生來說,無疑就拿到一張門票,可以從幼稚園唸起,並順利進入小學就讀,如果想要轉學到薇閣,每年也只有1、2個機會,想進來還真不簡單! 紀紹仁表示,薇閣的目標在於培養五育均衡的學生,每天早上都有20分鐘的經典導讀時間,讓學生了解中國的經典文學。而和其他私立小學相同的是,薇閣也很強調英語的教學,他說,學生一周有6節的英語課,且聘請外 籍 老師來教學,讓學生不怕開口說英語。 紀紹仁進一步提到,薇閣的特色就是讓學生健康成長、快樂學習,該校的田野教學區位在陽明山上,學生每周到會上體能課,除了可以自己動作種菜以外,還有攀岩、溯溪等課程,由國外聘請的教練授課,而學生每到了小學五年級,都要到日本參加生活體驗營,2個星期中,有3天會住在民宿裡,體驗當地的生活。 紀紹仁還提到,為了讓學生能夠安全地到學校上課,小學共有22部校車,有8成的學生都搭學生上下課。此外,他說,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薇閣每年都會提供學生和家長到兩廳院觀看國際級的藝術表演,「費用完全由學校提供!」紀紹仁說。 值得一提的是,薇閣小學的學生都要吃學校的營養午餐。紀紹仁提到,薇閣的中央廚房設備一流,還拿到HACCP認證,菜色更是能媲美五星級的飯店,也設置了營養師幫學生設計菜單,讓學生可以吃到既營養又衛生的午餐,成為薇閣的一大特色。
呼叫大明星 溯溪 手工 日本瑤瑤 童玩節
台灣幼兒防蛀牙 亞洲倒數第 2〔記者王昶閔、胡清暉/台北報導〕 台灣兒童蛀牙問題嚴重,牙醫界指出,台灣疏於預防保健,五歲以下幼童蛀牙率與十二歲兒童蛀牙顆數居高不下,竟落後全球七十%國家、名列亞洲倒數第二。 呼籲政府將「氟漆」、「溝隙封閉劑」等措施,納入兒童常規口腔保健項目。 台灣口腔衛生學會理事長張進順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在二○一○年時,所有會員國家將達到「九十%五歲以下幼童全口無齲齒、十二歲兒童之齲齒數不超過二顆」的目標。 近九成幼童有齲齒 但目前台灣五歲以下幼童齲齒盛行率高達八十九點五%,二歲兒童平均每人蛀牙數達三點三一顆,落後全球七十%以上的國家,在亞洲只贏過菲律賓,相較於WHO的目標實在是遙不可及。 健保年耗上百億補牙 根據統計,台灣健保每年給付牙科的金額約為三百億,其中就有一百二十億用在補牙上,佔了三分之一。張進順說,鼓勵五歲以下幼童牙齒塗氟,歐美已推動三十多年,紐西蘭全面實施二歲以上幼童免費塗氟,也證實有效降低四十六%蛀牙率。 牙齒塗氟使用率不佳 他表示,健保局每年編列近一億元預算,供五歲以下幼童牙齒塗氟,但使用率卻不及五%, 國際上行之有年的口腔保健措施,如自來水加氟、食鹽加氟、溝隙封閉劑等,台灣也全部沒有採行,只重臨床治療卻忽視預防保健,明顯本末倒置。 部分人士擔心,氟化自來水技術門檻較高,若不慎加入過量,恐引發中毒。張進順表示,有許多國家改以食鹽加氟取代,效果相當,成本卻便宜二十倍。 衛署推動免費塗氟 衛生署國健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衛生署近年來推動五歲以下幼童一年二次免費塗氟,並在各國小發送含氟漱口水,學童蛀牙率已有下降趨勢。至於「國民口腔健康五年計畫」,也已經送交行政院審查,希望能在年底前實施,讓台灣整體口腔衛生能夠在五年內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標準。 中華牙醫學會建議在自來水及食鹽中加氟,吳秀英分析,這兩項做法都有爭議,台灣過去曾經在自來水中加氟,後來因為民眾意願等因素決定停止,必須再研究。
京都 美腿 夏至 PK賽 王建民
聘請外籍美語老師的辛酸外 籍 老師真心話? 幼教業者難判定TVBS 更新日期:2006/08/18 18:37 TVBS檢視國內林立的雙語幼教機構,對外籍老師的來歷和品質有沒有嚴格把關,結果不少業者都坦承,外籍老師不容易管理,尤其是他們說的話,很難判定真假。外 籍 老師英文當然說的溜,把小朋友逗的很開心,不過在笑容背後,人品怎麼樣,誰知道?請過外 籍 老師的雙語幼稚園長說,很難判定他們說的是真是假。 美語幼兒學校業者安致澄:「因為他比較沒辦法待比較久的時間,甚至他可能隱瞞,他只能待三個月,說他可以待一年。」記者:「有聽同行說他們來撈錢?」安致澄:「有啦,有聽說,報紙也常登。」 明明只能停留短期三個月 還騙你說還有一年,有聽同行說外師來撈錢,外 籍 老師大舉來台,超受學生家長歡迎,不過惹出的麻煩也不少。 去年就有美語老師白天教書,晚上卻在夜店賣自家種的大麻,還有南非 籍的 老師,猥褻自己8歲的學生,2003年也有加拿大人不甘被學生拋棄,反而寫信和電話恐嚇,判刑10個月,一位不願具名的幼稚園業者,就大爆外 籍 老師的秘辛。 幼稚園業者:「他們事實上一些老師都沒有證照(工作證),不過他們還是讓他們在學校教書,很難管理,因為他下了班之後,他們的行為我們沒辦法控制,他的行為如果不當的話,他可能隔天不見了或怎麼樣。」 沒拿到工作證幼稚園還是照用,下班沒得管,行為不檢出事了跑到國外也找不到人。 雙語幼教業者無奈的說,審核外 籍 老師的人品,除了外表和言行,也無從參考,如果對方存心要騙人,防也防不了,政府相關的規範也不夠力,為了求安全,還是找本 國 老師最省事好溝通,只是家長又偏愛標榜有外 籍 老師坐鎮的補習班,讓他們陷入兩難。
美女家教 首爾 外拍 偽娘 ECFA
綠島行「初步」行程表出爐請大家提供意見10630出發(育林)0630出發(高雄) 0600浮潛 0630出發(高雄)中午(高雄小吃)下午茶高雄港夜景由耿、 黃 老師安排1000台東富崗漁港搭船 1000台中科博館1200旅館check in 1230東海午餐午餐、購物 1600抵達竹師1600牛頭山黃昏 夜 宿耿 老師夜宿綠島夜宿綠島夜宿綠島夜 宿耿 老師1800抵達林口
排隊 王建民 陳以庭 玩水 夏至
濕濕黏黏...說真的不太喜歡這一兩天的氣候下雨就算了~整個生活的環境似乎很潮濕在公司裡有冷氣"加持"所以不會感到特別難受但是回到家~雖然不會覺得特別熱就因為周遭的環境都是濕濕黏黏的怪不舒服的=.="我喜歡乾燥的天氣~至少整個身體不會濕濕黏黏>"<這陣子的我~也不知道在期待什麼感覺心情就是起起伏伏的~又有點悶悶的或許自己那種得失心又在做祟了吧明明自己覺得沒啥問題的東西竟然又可以讓自己想到煩悶哈~真是給它怪怪鈴咚鏗^^"或許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或許目前遇到的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是不是我太閒啊否則為啥明明就沒啥代誌還可以讓自己想東想西~自尋煩惱呢~哈哈!今天領薪水了哈~應該這點就可以讓自己笑一下嚕每個月都是同樣的期待辛苦的努力工作~就是等待那一刻啊感覺自己最近的生活真的是與前陣子大不同啊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很完美的收場啊不管是在生活的哪一個部份都要給它紅不讓啦^++++^"
電玩 公仔 同人展 長灘島 世博
瘋了...今天清晨還在床上就感覺一陣悶熱外面也滴滴答答下著雨~空氣潮濕不舒服€€ㄟ~今天好像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幾周年紀念了是吧記得當初在讀國小時~發生天安門事件當時台灣很多學校團體都譴責對岸的行為好像有唱一首歌"歷史的傷口"現在還會哼上個幾句~@@~不管現在社會是多麼亂還是很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在台灣生活因為針鋒相對的社會不是大家願意看到的是不是呢既使大家經濟上都很困難但是只要平安過生活~相信大家都會有那意志力撐過難關的這幾天感到比較疲累但是心中還是快樂居多因為感覺比較踏實且讓自己有個目標可以努力不管做什麼事情~就是要腳踏實地去實踐最重要啦遇到困難就想辦法去解決人的淺力是無窮盡的~只要肯放手去做隔一段時間便能嘗到成功的果實哈哈~也不知道為啥今天星期一自己想這麼多但是一大早還是讓自己有好心情心情一好~做啥事都會覺得很順手所以大家在不如意時~盡量往好的方面去想真的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喔嗯~亞瑟王大師為大家開釋完畢請大家自由樂捐~亞瑟王真的瘋了~哈哈!